《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6 22:37:50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

5月22日,我执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是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学习它写景的高妙。这样,这首诗在解读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课标中所要求的“阅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在教学中也是这样做的。我在备课时虚心请教于讲课出色的于教师,和经验丰富的仇老师,我的成功离不开仇老师和于老师的耐心指导,以及及时指出的高明建议。

一、授之以渔,教方法。

我在破题理解古诗题意后,就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读诗句,想画面;悟诗情,诵韵味。因为就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目前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老师加以总结,明白地出示给学生,即是对过去学习古诗的总结,又是对本课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朗读教学,特色鲜。

对于诗歌朗读追求正确、通顺、有节奏和韵味,正确和流利自不必说,有节奏和韵味方面,首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读出古诗的停顿,并用左斜线标出,接着让学生诵读古诗,后来我大胆范读、引读,采用了男女生分句读等,最后还设计了看图吟诵古诗,总之朗读教学特色鲜明。我觉得填空读也特别好,二年级的孩子特别小,采用各种读给出理解的支架,既理解了古诗的意境,也练习了朗读感受能力。对古诗的范读,既为学生树立了读诗的榜样,还起到示范作用,把古诗的韵味诵读出来,才是学古诗的境界所在。通过一段诵读视频,我给予学生一种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诵读愿望。学生随着视频中的节奏或抑扬顿挫,或击掌为节拍,读出了诗句的意韵生动,凝练含蓄更读出了诗句的独特韵味。也践行了一上课告诉学生的“诵韵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三、想象画面,好体验。

二年级的学生善于想象,而不同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感受能力。我先引导学生先弄懂古诗中的字词之意,并以课件辅助理解,如,“毕竟”之意为“到底”,“四时”之意为“四季”,“接天”之意为“与蓝天相接”,“无穷碧”之意为“异常碧绿”,“映日”之意为“在朝阳映照下”,“别样红”之意为“特别红艳”。接着利用课件分别出示诗句的第一、二行和诗句的第三、四行,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之意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并配以图片让学生对画面具有更直观的印象。

如果在拓展环节留给学生一问题:“这首送别诗中为什么没有一个送别的字呢?”就更能凸显送别诗的“妙”了。

总之,我的这一堂课,凝聚了老师们许多的心血,对我耐心地指导,和提出的中肯建议。今后我会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积极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夏天西湖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在学习第一首古诗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找出这两首诗的异同,学生纷纷仔细比较阅读,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了:“它们都是写景的。”“它们都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还有学生进行补充,“它们都是描写西湖。”“它们都是写六月里的西湖。”见学生们说些越来越具体了,我也感到非常高兴。还有学生说:“两首诗,第一首描写的是雨天的西湖,第二首描写的是晴天的西湖。”接着我说“雨天的西湖在作者苏轼的笔下是那样奇特,晴天的西湖在杨万里眼中又怎样一翻景象呢?”然后启发学生逐句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

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所认识了解的荷花,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回味曾经学过的《荷花》一文进行感受,学生对荷花的感知就越来越具体了,最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的热爱之情。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我通过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图片,引导学生从景入手,并相机出示句式训练:火红的太阳在荷塘上洒下了万丈金光,映在荷花上,荷花红得______。这样学生就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别样红”的美,并得到句式的内化。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进而渗透“对仗”之美。

二、通过多种朗读方式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所以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入情。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节奏和画面感。首先,在四人小组初读的过程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古诗的语言很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富于节奏感。指名读可以让他们更完整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诵读中,在读中感受古诗中的诗情画意,在读中领悟到诗句蕴含的情感。最后,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吟诵”,学生知道古时候的人是这么读古诗的,原来同一首古诗能读出不同的韵味。

三、拓展阅读,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课上,我让学生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进行比较,从而感受前一首诗展现的是荷花小巧的美,而后一首展现了荷花的壮阔美,让学生感悟到 “同一种景物在同一诗人的笔下有不同的美”。在感悟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部分,我出示同题诗,让学生在同题诗中找到答案。

教学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诗句意思的理解缺乏整体性,朗读的面还不够广,没有顾及到全体学生,我将会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改进。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4

执教这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我遵从了从整体感知到品读悟情,再到感情诵读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从学生出发,在读诗题(净慈寺、林子方)、明题意、明诗意、品诗境、悟诗情等教学环节上都一一落实。上完这节课,我也知道了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1、课堂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及时调整教案,真正做到学定教。

在教学“接天莲 ……此处隐藏5530个字……个独具慧眼的探究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丰满”的哈姆莱特呀!我庆幸我及时保护了这一个个充满灵性,满怀探究求知欲的孩子。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在教室里踱着方步。再次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情’”。此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0

这首诗很奇怪,它是一首送别诗,从题目中可以解读出,它的中心词是“送”可是,看破这二十八个字,却难以找到一点送别时的气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课前也浏览了网友的一些相关的帖子,有的说是写景是为了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依恋之情,有的更离奇,说是杨万里这是话中有话,明摆着是暗中教林子方平步青去之术,只可惜林子方不喑其道……真是众说纷纭,究竟应该把哪种解读,带给学生,思前想后,我觉得还是应该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来玩味一番。既然是因课文而得来的问题,还是让学生到课文里去找吧?

在教授这首诗时,按照常规教学,从诗题入手,先解读诗题,找出题目的中心词“送”,确定它是一首送别诗,由送别开始回忆、复习曾经学过的送别诗,学生尽数了所学过的所有送别诗如《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接着再让学生设疑,眼明手快的同学就提出问题:老师,既然是一首送别诗,为什么它和我们刚才背诵的一些不同呢,从中找不到一点送别的场景和情感?我没有马上顺着她的思路展开,而是先肯定她的提问,鼓励学生好好学学这首诗,理解了字词,理解了诗意,品出诗情了,再来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教学最后,我把刚才学生提问拎了出来,既然是送别诗,为什么找不到送别的气息呢?

理解了诗意,学生开始议论开来:

生一:我想诗人一定是想让林子方再看看这西湖美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多美啊,希望他不要忘了这西湖边的美景,更不要忘了西湖边有他的老朋友,记得常来观景叙旧。

生二:我觉得是借景抒情,借西湖边的美景,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同样美好。

生三:我也觉得是借景抒情,西湖边的荷叶多美啊,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一碧,好花还得绿叶配,没有绿叶,花就显得孤单,没有花,光有叶也显得单调,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像花和叶的关系,彼此是相互依恋,相互陪衬。

……

看着学生侃侃而谈,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荷花和莲叶他们想到映衬才体现出了没有,眼前的荷花是美丽了,“无穷碧”以外的荷花也是美丽的,因为有荷叶在映衬,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似这莲叶与荷花,无论是眼前还是以后,都是美好的,不会因为距离的改变而疏谈,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堂课最后以同学的解疑而结束,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会有所牵强,但课堂本生就是一个思想的迸发的场所,没有好与不好,只有想与不想,只要学生投入地思考了,思维得到启迪与锻炼,也就完成了这堂课的任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1

送别诗一直是我喜欢的,感觉也是擅长的。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我通过情境画面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湖的美景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景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具体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通过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影像图片。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

古诗的语言很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个体的朗读可以让他们更完整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颂读中,在读中感受古诗中的诗情画意,在读中领悟到诗句蕴含的情感。所以,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划出节奏和重点。

有些同学朗读古诗,往往读得呆板,没有节奏感,不吸引人。通过范读、指名读等方式,鼓励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情感的朗读,尽量做到声音高低相宜,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悦耳动听,努力将自己和听众带入诗的意境之中。最后,朗读古诗,除了读出节奏与重音外,还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自己感觉教的很成功,这时, 一个平时不太爱发言的男生发问了:"老师,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这首诗的题目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诗中一个字也没提到送别,却描写夏天碧绿的荷叶、鲜艳的荷花,这是为什么呢?"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祥和的教室里顿时嚷开了,"是呀,我们已经学过的送别诗很多,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都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可这首诗一个字也不提。 是呀!这诗的诗题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从诗的字面内容连送别之情的痕迹也找不着呢!

我暗自思忖,不敢冒昧开口。只好说:"同学们,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敢于质疑,大胆挑战先人的创作是多么不易呀!不过,这首诗题目和内容究竟有何联系?是否真有问题?这个问题我暂时不回答,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回家查阅有关杨万里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资料,我们明天再来交流解疑好吗?""好。"孩子们雀跃起来。就这样我为自己找了个台阶,平息了那一幕尴尬场面。

课后我迫不及待地请教同行,认真仔细地翻阅参考书,一丝不苟地查阅有关资料。终于研读出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写景道情"的古诗内涵。我恍然大悟,难怪杨万里被誉为"南宋四家",原来他这首送别诗竟是如此清新含蓄,藏而不露。貌似"咏荷"诗,竟是"情中状景,景中溢情"呀!

再上课时,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直扑昨天师生的课堂"疑点",正准备滔滔不绝地陈述此诗到底情归何处时,却被学生抢占了说话权。望着孩子们一张张求知的脸,一双双充满探究充满智慧的眼,我会心地笑了。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这首诗我不是已经上过几次了吗?而且我每次都备了课才上呀,可是竟有如此尴尬的场面出现,让自以为是的我一时语塞。我到底在怎样备课呢?这真深钻了大纲,研读了教材吗?

小语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而我和文本很好对话了吗?是否真正走进文本?是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些都让我为自身语文素养的浅薄而汗颜。更不用说培养学生能力了。 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学习,我知道了古诗本身其内涵就是丰富的,是多元的。因为诗中作者所处的年代、环境、心境的不同,导致对诗的境界和情感的理解也是多元的。

作为现代人,认识古诗是一种心理历程,学习古诗更是一种心理体验。我们在读诗时除读其韵律美,还应体会其意境美、情感美。

在教学古诗时,更要把古诗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载体,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古诗。让师生真正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心路旅程,去感悟,去发现。而且通过反思我再次震撼在"学生无尽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探究意识"之中。他们是一个个独具慧眼的探究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丰满"的哈姆莱特呀!我庆幸我及时保护了这一个个充满灵性,满怀探究求知欲的孩子。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在教室里踱着方步。再次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情’"。此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