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个人实习报告(15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毕业生个人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生个人实习报告1暑假已经结束,我在中国计算机报(后简称中计报)的实习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第一次感觉到暑假过得这么的快,也是第一次感觉到暑假过得是这样的充实。已经习惯了早上7点起床,不再是因为假期而生活懒散,赶车,上班,感觉到自己的步伐不自觉得再加快。慢慢地,已经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暑假前还打算考研的我,那时还担心自己很难适应社会,觉得需要在学校多充一下电。实习过后,自己的人生计划也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觉得希望尽快融入社会。
对于在中计报的实习,我将分开几个部分讲一下自己的感受。由于感受太多,写起来可能会有一些没有章节感,不过确实是自己的真实感受。
1、公司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中计报吧。说到中计报,就得先说说它的总公司—赛迪集团。作为信息产业部直属的,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影响最为广泛的信息服务机构,赛迪集团控股赛迪传媒,赛迪顾问两大上市公司,是目前国内惟一拥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服务集团,年营业额近十亿元。集团现拥有以《中国计算机报》,《中国电子报》为龙头的传媒业务集团,以赛迪顾问为龙头的咨询业务集团,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赛迪评测为龙头的评测业务集团,和以赛迪时代为龙头的信息技术业务集团四大块业务,形成了门类齐全,专注IT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同时,赛迪集团还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通过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等挂靠于赛迪集团的国家级行业协会,承担着协调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竞争的功能。
《中国计算机报》是信息产业部主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主办的中国权威IT传媒,国内A板上市第一IT媒体。《中国计算机报》始终坚持"服务读者,服务产业"两个上帝的服务理念,遵循"质量,服务,创新"的办报方针,凭借编辑,广告,发行,活动 "四驾马车" 的运营模式和"五位一体"的客户服务体系,形成独具服务优势的"7+5+X"IT知识产品系列,全面服务于广大客户和读者。
《中国计算机报》一周双刊,300余版。每周一出版《要闻》,《中国信息化》,《网络与通信》,《产品与应用》,《软件与服务》,《渠道与市场》六本主刊,强势覆盖企业级市场,时刻为读者解读信息中国的每一精彩瞬间。每周三出版的《电脑工程师》顺应读者需求和IT大众化趋势,为读者奉献面向数字时代消费的先锋媒体。遍布华东,华南,西南,东北,西北的五大地方专刊是《中计报》伸向区域市场的快捷服务通道,凭借品牌优势,平台优势和快捷翔实的精彩报道,成为区域市场中最受欢迎的IT专业媒体。系列化定期出版的特刊专刊提升了针对细分市场的定向服务能力,彰显IT大报的特色与实力。
2、如何进入中计报实习
其实如何找到实习的机会,特别是一些著名的企业的实习职位,我也没有很大的经验。因为对我来说,在进入实习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和他们接触过很多,差不多也是一个老熟人了。作为学院学生会的外联部长,由我牵线,学生会和中计报一起合办了"中山大学数字IT日","大篷车高校行"等一系列的大型校园活动。每次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双赢的效果。中计报市场部经理对我的组织能力比较满意,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夸奖我一番。我就和他开玩笑说既然我这么出色,毕业了就到你们部门工作吧,他也笑着说你来我肯定欢迎啊的,于是后来申请中计报的暑假实习也就一帆风顺,进的部门就是市场部。
对于市场部的工作,我也想说简单介绍一下。市场部是联系中计报,读者和客户的桥梁,在读者方面,要做好市场预测,读者反馈;发行方面,由专门的发行公司代理,所以要给发行公司完善的发行方案,并监督发行工作的质量;客户方面,给客户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并利用自身媒体的优势,给客户提供一些宣传的策划,方案,在利用网站,报纸等媒介为公司提供强大的支持。其实最后一个方面和我在学生会做的工作有很大的相似性。学生会每次举行大型的校园活动,都希望能够得到社会上公司,企业的支持。外联部的重要工作就是出一份详尽的活动策划,叙述企业能够在活动中能够得到的收益,用详细的数据来证明活动的可行性,双方合作,扩大企业在大学校园的影响力,是企业和学生会结成长期的友好伙伴,学生会也可以在活动中宣传自己,最重要的是进一步的接触社会,并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领导,策划,组织,合作等各方面实习的工作中,我觉得相当的适应,虽然累一些,但是感觉到很充实,在忙碌中感受到了很大的快乐。
3、在中计报的生活
进了中计报,市场部经理让一个同事带我,也就是比较常见的以老带新的方式(带我的同事比我大几岁而已,暂且称师父吧呵呵!)。先了解一些赛迪集团的文化,中计报的部门运作方式,其实这些我基本上都已经在实习之前都在中计报的门户网站上面提前了解了。不过现在由师父说出来的话,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一切现在离我是这么的近了。接着就进入正式的实习。
由于实习时间比较长,做的事情也比较多,还是挑选一些感受深一些的说说吧。
第一个星期,中计报在中国大酒店主办"20xx年软件高层研讨会"。会议的档次比较高,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微软的全球战略总经理Martin Tailor来演讲。会议前部门同事都开始忙着邀请客户(包括政府部门,行业用户,系统集成商等)。经理给了我一部分客户名单,让我邀请其中的一部分客户。细看我的客户名单,有联想,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南方高科等公司的总经理或者是部门经理。这些客户很多都是我的偶像,现在打电话亲自和他们联系的话确实还有一些紧张。经理告诉我了几个会议的要点:政府强势支持,会议级别高,为各方面客户提供合作的平台等。最后他看我比较紧张,就告诉我不用担心,因为这些客户向来都是有求于中计报的,作为媒体,一定要底气十足的。所以后来电话联系的时候我就有了很大的信心,当然礼貌是不能少的了。
会议当天,我坐在第一排当记录员,身边全部是IT界的牛人,像明基,金碟的几个公司经理都很年轻的,自心底里面就佩服不已。由于之前微软和政府闹了一些比较大的矛盾,甚至微软闹到要禁运,不过后来还是双方各退一步。所以这次Martin Tailor接受邀请来华演讲也是希望能够做一些公关的工作。Martin Tailor在微软工作了十多年了,身高有1米9以上,很难想象到他这样的身材竟然来做IT,他的英语很标准,不过我的记录还是跟不上节奏,还好带了录音的MP3,所以全程录音下来会后再慢慢整理了。
会议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些公司的经理也过来和我交换名片,他 ……此处隐藏29848个字……避免让售楼人员辨别出我们是来踩盘的人,而有时候如果被发现是踩盘的,则是不说被人家数落一顿也是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收获,算是多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吧,对我来说会是一个难得的锻炼的经历。如果踩盘顺利的话,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资料和一些关于楼盘的一些口头上的信息回去要进行整理和分类。其中的信息包括,楼盘的地理位置,周围的商业概况及配套设施,户型,主力户型。容积率,销售状况,空置率,车位的问题等等都是我们所要了解的信息。其中有的信息是口头收集来的,需要我们去通过一些渠道去辨别真伪。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和售楼人员处在一个相互博弈的环境下。我们订立许多的报纸,其中我们要关注的是有关开发商所刊登的房地产的一些信息。比如楼盘的介绍,主打的卖点,广告语的设计,以及一些关于行业最新政策法规的出台。在投资发展部的时间里使我对房地产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开阔了我的视野。
2.财务部。
集团老总考虑到我的专业和特长,把我调到了公司的财务部去做。我开始公司财务部的工作是从一份报告开始的,虽然何总出了一个简单的题目,但是我还是做得不好。之后王总通过这一份报告向我灌输着如何做好财务人员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以及我在实习期间要努力的方向。之后的几份报告虽然也是做的不好,但是在王总的指导下还是一次比一次做的好一点了。在这段期间,王总像老师指导学生一样的去指导我有些东西要如何去做,但他不会像小学时候老师教小学生一样去一笔一画的写字。而是总会告诉我一个方向,剩下的东西还是要靠我自己走。他说如果什么都告诉我了,那对我的成长也是一种不利的影响。我也能理解王总的这一番话,所以还是努力的去尝试,虽然经常的还会犯一些小错误,但是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让一个人去适应并做好一些东西。
因为财务部要涉及对外联络这个层面,我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王总开始带我出去接触一些人,算是锻炼新人。在这个期间内,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陆陆续续的接触了建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深圳市立信担保公司,深圳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以及香港许林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和公司。记得我第一次随王总出差接触的是香港许林律师事务所,公司的项目需要资金,经人介绍我们在公司会议室开始了和许林律师事务所的商谈,第一次的谈判在我看来是我上了很好的一堂课。在我看来香港人的头脑是非常精明和细致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涉及谈到融资的时候所讲的不可以有一点的疏忽,因为一个细节都可能导致合作的失败。在我感觉会议室的空气是凝重的,王总在这种环境下有条不紊的从各个方面阐述着我公司的一些基本状况以及对未来的一些预期。对于我第一次的实战谈判心得来说,这种环境下的谈判给了我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在学校的时候书本知识所不能给予的。同时在回答对方一些问题的时候,如何组织好这些语言去完美的表达。每次的场合不同,接触的人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迅速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量的去了解对方,如果对方是我们第一次见的人,如何了解对方,如何开始双方的谈话,如何让他们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并把话题的方向朝着我们的目标去走,并最后达成我们的预期。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阅历和高超的语言技巧,这是需要一个过程去学习的。
接下来通过一些银行的人员谈到融资的问题是我真正的进入实战的融资体验的开始。
首先,国内的银行大致分两类。一方面为国有商业银行,如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另一方面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一些银行在政策和制度上面会有一些差异,这就对公司而言,多渠道的得知一些信息,看哪家银行的政策或者制度更会对我公司融资层面给予更大的帮助。其中的如何选择问题是要考虑的。就一个对于公司增资计息的问题,之前找的中,农,工,建四家国有银行由于中行在这方面有限制,所以是不能做的。涉及公司变更营业执照的有关事宜,这几家银行对于增资款项的储蓄是没有利息的,而对于兴业银行来说是能做这个业务的。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但是就考虑到增资的金额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个层面的问题,那么这笔钱也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对外联系还是要保持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其次,对于银行的一些专业术语,以及银行对信贷的控制流程是要掌握的,因为每次和银行的人员去打交道的时候,银行的人员都会和我们讲一些银行的专业层面的术语,很多一部分都是我在学校的时候学习过,但是没有实际掌握并灵活运用。如果能熟练的掌握并灵活的运用,就能使我们在商谈中更加游刃有余,就能使我们站在比对方更高的层面去看清这些事情,也就更能在融资的方面朝着更有利于公司的方向去走,最后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预期。对于银行信贷内部的控制流程之前不是很熟悉,也是这一方面我之前不是很了解的,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对了这些方面有了简单的认识。企业融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公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有其它的活动动机。主要有扩张性动机指的是企业因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追加对外投资的需要而产生的动机。偿还性动机是企业为了偿还某项债务而形成的借款动机,即借新债还旧债。混合型动机即使混合了扩张和偿债两种动机。银行按贷款的年限可以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
现在对于企业申请向银行贷款,银行要看你的信用等级,看以往的贷款记录。由于公司之前没有贷款的记录,所以在银行那面信用等级是不存在的。所以要以抵押担保的形式贷款。由于周转材料和机器设备许多银行或者不要或者评估的价格比较低,因为银行风险控制是比较严格的,会降低贷款的额度。如果对贷款额度需求比较大的时侯就要找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可以放大授信,提供全额反担保来提高贷款的额度。申请贷款时银行和担保公司出具抵押物的详细情况,包括使用年限,折旧费用和变现的情况。还有过去三年的财务报表,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企业的还款来源等。
四.对财务管理的一些认识
大学四年即将过去,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正确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更加努力的再学习。有些时候也会办错事情,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所以将来就要更加的勤奋工作。我相信勤能补拙,每天都要进步一点,为立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认为作为一名出色财务管理人员要上得厅堂,入的厨房。上得厅堂即与财务有关的对外业务,包括与银行,税务部门,国土部门和担保公司等等。对外业务是一个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从对金融业务的了解到商务礼仪的完美体现以及高度的语言驾驭技巧和谈判能力。入的厨房即对内向财务精细化管理进军,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确保营运资金流转顺畅”、“确保投资效益”、“优化财务管理手段”等,。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虽然,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件极为复杂的事情,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
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在大浪淘沙中让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屹立之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档为doc格式